客服电话:400-000-0227
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新闻
互联网出借:校园贷应不应该进入高校?

互联网出借:校园贷应不应该进入高校?

(发布时间:2017-08-21)浏览量:2643

近两年,“校园贷”成为互联网出借行业中发展最快的标的之一,与此同时,校园贷引发的事件也频有发生。据互联网出借数据显示,2016年4月至今,媒体曝光的校园贷诈骗案件高达41起,涉案人数3679人,金额5496万多元,遍布全国22个省市。那么,网投平台是不是不应该走进高校呢?不妨先来看下,目前高校大学生消费情况。


近日一份调查报告显示,近30%的在京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,其中餐饮伙食所占比例高达48.16%。这样的高消费比学费还高,以至于部分家庭负担加重,甚至出现怼家长的情况:浙江义乌一母亲给女儿1200的生活费,结果被反问“是否亲生”。钱不够用势必要找钱,其中向父母要和兼职赚钱占到半数以上,此外10%的大学生则会向互联网出借平台寻求资金。


近两年,因校园贷而影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,这也愈发凸显监管的紧迫和必要,最典型的就是郑德幸事件。2016年3月9日19点33分,21岁的小郑给父母发去遗言短信后,从宾馆8楼跳下结束短暂的生命。为了赌球小郑向网贷平台不断贷款,还动用了28个同学的身份证欠下60万元,最终无力偿还选择轻生。而随后校园贷负面新闻多次被曝光,于2017年5月27日,国家下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网投平台暂停校园贷业务。


高校消费的剧增为网投平台提供了市场,那么互联网金融行业应不应该进入高校呢?这里就出现了两种声音,支持者表示互联网出借行业在帮助大学生创业、助学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,尤其对自身财富管理薄弱的大学生而言,树立网投观念很有必要;反对者则表示,部分网投平台采取虚假宣传和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,诱导学生过度消费,实际利率明显超过规定界限,让大学生无力偿还巨款,最终酿成悲剧。


400-000-0227

(工作日:9:00-18:00)

kf@microtown.cn

粤审备案:粤ICP备11065084号

版权所有©深圳市微镇信用支付科技有限公司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,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借贷有风险,出借需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