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电话:400-000-0227
首页>帮助中心>出借指导
2017年互联网票据网投发展三大趋势

2017年互联网票据网投发展三大趋势

(发布时间:2017-06-12)浏览量:6264

互联网逐步渗入金融资产,票据网投、商业保理、融资租赁等传统金融纷纷开始搭网上线,实现了网投借贷双方的高效撮合。其中票据网投发展最为迅猛,深根于百万亿级别的票据市场,不仅作为商业市场主要的资金融通载体,更是打通企业借贷(票据贴现渠道)新渠道。不同于信用贷款和次级贷款,票据借贷贴现流动性和安全性明显更强,值得一提的是,票据借贷并不会影响授信额度,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便利的借贷渠道。


回望互联网票据网投发展,不难看出行业呈现出三种发展方向,这也是未来互联网票据趋势所向。


传统票据网投业务大规模转战互联网


票据属于高度敏感型行业,大部分金融标的也具备该属性,互联网平台能够跨地域、高效便捷,这些优势都是传统金融机构所不能比拟的。这使得它们越来越多传统票据搭上互联网这阵风,2014年20多家互联网票据网投平台发展至今3年,数量已经超过了300多家,如果没有监管落实这数据会更加惊人。


在互联网上票据贴现能够让持票人快速融到资金,而网投者又能够获得可观收益,是一种双赢的局面。没有搭上互联网之前,企业若想提前获得资金只能到银行将票据贴现,并支付一定比例的贴现费用。最麻烦的还是,并非所有贴现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,尤其是小额票据。


据行业人士透露,国内百万亿的票据市场,小额票据就占据了近20%的份额,而银行贴现的票据只覆盖了35%左右。而剩下的小额票据在市场里倒卖,甚至流向黑市,互联网票据平台无疑打破了以往的限制,让票据贴现回归阳光底下,拓宽了中小企业的借贷来源。


互联网票据平台发展多元化


起初,互联网网投平台大多数以银行承兑汇票质押借贷为主,凭借银行信用做支托,大打安全牌积累原始用户。不过,低风险的银行承兑汇票只是互联网票据平台的入门标的,网投平台并不满足于此,2015年首家只针对商业承兑汇票的票据网投平台出现,微镇商票宝以6%-24%的收益崭露头角。与银票不同,商票在某种意义上讲风险更大,如何控制违约风险是网投平台最大的挑战。


此外,票据也由原先的纸质版改为电子版,目前互联网网投平台发布的标的中,电子票据占80%以上。对此业内人士表示,电票是互联网化的结果,而且具备真实性高、损坏率低、难克隆等优势,还可以通过票据系统实时查询背书情况、是否被抵押等,信息透明,管理成本低。


担保、保险等机构加入票据贴现产业链


早期网投平台赔付机制只有以备付金(保障金)担保,平台负责验证票据的真假性、票据的托管保存、到期利息的支付。不过,随着票据借贷贴现需求剧增,这样的担保显得势单力薄,经受不了庞大业务量带来的风险威胁。为此,网投平台最先与银行合作,将票据查验、托管与托收环节开始转由银行负责,并支付一定的托管费用来分散风险。


之后为了进一步降低违约损失,票据网投平台开始引入保险公司,通过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,对票据定向承保,一旦出现延迟兑付或拒绝兑付,保险公司将先行赔付网投人的本息。需要指出的是,由票据真伪等本身问题导致的无法兑付,保险公司不予负责,因为这一环节的风险已交由银行承担。此外,担保公司等也已经介入到商业承兑汇票的标的设计中。可以预见的是,在多方势力的加入下,互联网票据平台将逐渐过渡为纯粹的平台,更加符合互联网托媒的本质。


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,票据贴现业务呈现三种发展趋势,但可以断言的是,票据网投市场创新与发展并不仅局限于此,在今后演变中票据贴现势必会呈现成多元化态势。2017年5月25日央行成立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,大力推动金融科技自律发展。一方面通过金融科技促使网投平台加强自身风控能力,另一方面也依托金融科技不断推出创新手段,以达成行业市场规范化的目标。

400-000-0227

(工作日:9:00-18:00)

kf@microtown.cn

粤审备案:粤ICP备11065084号

版权所有©深圳市微镇信用支付科技有限公司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,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借贷有风险,出借需谨慎